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季。隨著倒計時牌上的天數(shù)越來越少,不少備考的學生,心理壓力也無形中增加。近期以來,青島市市立醫(yī)院臨床心理科心身疾病科副主任醫(yī)師王克表示,接診的學生患者明顯增多,其中有的學生已焦慮到無法正常學習和考試。對此,王克建議家長們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,跟孩子加強溝通交流,了解他們情緒的“結”在哪里,幫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。否則,更會適得其反。
“高考倒計時,我卻連握筆都困難”
6月8日,是王克的出診日,她早早地就來到了門診,提前做好準備。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,還不到上班時間,她的診室外就已有不少人在排隊等候。“一上午的時間,共接診了三十多位患者。”王克說,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學生。
“倒計時開始了,可我真學不進去,已經好幾場考試沒參加了”“醫(yī)生,高考倒計時只有30天了,我卻連握筆都困難,一道題都做不下去”……王克清晰地記得,門診上學生就診數(shù)量增多,是從高三、初三復課開始的,而說起原因,幾乎每一個來到門診的初三、高三生都會提及“倒計時”。
“實際上,這些孩子的情緒問題,不是剛出現(xiàn)的,而是因為馬上面臨中考和高考,隨著時間的緊迫,矛盾也變得突出,孩子的焦慮情緒也越來越嚴重。”王克介紹說,很多來就診的孩子已到了無法上學、無法參加考試的程度,有時考完一門感覺不理想,后面的考試就沒勇氣參加了。
很多孩子都不愿跟家長交流溝通
“醫(yī)生,我想自殺……可是不想讓爸媽知道。”在診室里,一位高三男孩曾告訴王克說。但其媽媽卻不以為然,覺得他是裝的。“當我告訴家長,孩子有嚴重的抑郁癥時,家長也極力否認,一直強調孩子是在裝。”
“再來復診時,男孩說他的情況一點也沒有好轉。”王克說,男孩很無奈,因為他一說,媽媽就“蹦高”,情緒非常激動地罵他。
其實,在門診上,王克發(fā)現(xiàn)很多孩子都不愿跟家長交流溝通。“因為都還是學生,來就診時都有父母陪著。”王克發(fā)現(xiàn),家長在的時候,很多孩子都一言不發(fā),而當跟醫(yī)生單獨交流時,就會滔滔不絕。“有的孩子甚至不讓家長跟著進診室。”
對于初三、高三學生的情緒焦慮,作為一名心理科醫(yī)生,同時也是一位母親,王克建議眾家長們,要守護好孩子們的“心門”,尤其是在特殊時期,要讓孩子向自己吐露心聲,及時了解他們的心理動態(tài),以便給予及時引導。“對于成績,不要強求。”王克說,由于一些孩子無法正常學習,成績下滑不少,經過治療雖能部分恢復,但要達到原來的水平也有難度。“降低期望值后,孩子的壓力減少了,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出現(xiàn)。”記者 劉慶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