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)
連日來,京城悶熱的天氣讓人有些躁動。8月2日,位于東城區(qū)天橋南大街的北京自然博物館再次開啟“博物館之夜”,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市民在炎炎夏日,感受涼爽舒暢的“奇妙夜”。
18點30分,距離“博物館之夜”啟動還有半小時,不少參觀者已經(jīng)到來。天色漸暗,博物館的“夜生活”正式登場。拿到博物館護照手冊的大小朋友迫不及待地進入各大展廳,按圖索驥探秘“大自然”。
寫出圖中四種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名稱;列舉瀕危、極危、滅絕動物各兩例;列舉一個生活中應(yīng)用的仿生技術(shù)……在“動物——人類的朋友”展廳,8歲的亮亮正和父親“解鎖”打卡手冊上的題目。他仔細閱讀著每塊展板上的文字,生怕錯過了答案。身旁的父親更是聚精會神,拿著筆不停地記錄著。倚在墻邊、蹲在地上、伏案欄桿……游走在自然博物館的展廳中,參觀者們專注地答著題。
在“博物館之夜”中,吸引參觀者的還有業(yè)界專家、明星志愿者帶來的各個展廳主題講解。19點30分開始的“博物夜談——這里是北京”講座,早早就排起了長龍。“畫出恐龍腰帶骨” “制作觸角發(fā)卡” “制作貝殼項鏈”……隨著20點的到來,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更讓“博物館之夜”熱度不斷攀升。
博物館科普部工作人員準備手工材料、志愿者就位博物館門口發(fā)放手冊、優(yōu)秀小講解員在展廳帶來講解、導覽人員維護館內(nèi)秩序……8月2日到8月6日,五個夜晚記錄著北京自然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忙碌,也記錄著博物館“夜生活”帶給參觀者的快樂。
關(guān)鍵詞: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