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關資料圖)
司女士的手機被孩子遺失在路邊,監(jiān)控錄像拍下了一名保潔員將手機撿走的過程??擅鎸︿浵?、警察和單位的勸說,保潔員始終否認撿到手機,被告上法庭后仍然拒不歸還。北京西城法院日前判決保潔員賠償司女士2200元。值得一提的是,法院認定手機中的個人信息、數據損失及個人信息、數據泄露風險的損害也應予以賠償。
去年4月的一天下午,司女士將自己的手機交給孩子去市場購物。孩子一路上跑跑顛顛,完全沒注意到手機從上衣口袋悄然滑落掉到了路邊。發(fā)現手機丟失后,司女士立即沿路尋找無果,給自己的手機打了兩個電話,都在接通后被掛斷。司女士只好報警。
公安機關通過調取周邊監(jiān)控錄像發(fā)現,就在司女士的手機掉落在路邊幾分鐘后,一名戴著口罩的保潔員駕駛保潔車路過,他下車后張望了一下,彎腰撿起手機,裝進了衣兜。
警方立即聯系保潔公司,找到了撿拾手機的保潔員王某進行調查詢問??赏跄持怀姓J撿過一把瑞士軍刀,沒有手機。民警和保潔公司都對王某曉以利害,司女士為了拿回手機,還主動提出給王某1000元作為酬勞,可王某仍一口咬定沒撿到手機。
無奈之下,司女士只好將保潔員訴至西城法院,要求王某返還手機,如無法返還,則要賠償手機損失4099元,以及手機資料損失費及個人資料泄露風險費3000元。
在法庭審理時,王某看了監(jiān)控錄像后明確告訴法官,撿手機的不是自己。但錄像中保潔員的工作路線、體貌特征,特別是保潔車的編號、車上物品和破損特征都與王某的完全符合。法院認定在案證據已形成完整證據鏈,足以認定王某撿到手機的事實。
根據法律規(guī)定,拾得遺失物的,依法應予返還,無法返還的,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。至于王某拒不返還手機應該如何賠償,法院認為,一方面是手機本身的折價損失。另一方面,在移動互聯網時代,手機中往往存儲著用戶的個人信息、數據或虛擬財產。個人信息的收集、處理、利用受法律保護。數據和虛擬財產具有經濟價值,也應當受到法律保護。王某拒不承認撿拾手機的事實,也拒絕歸還手機或提供手機下落,使得司女士至今沒能找回手機,手機中的部分個人信息和數據也無法找回,這些信息數據又長期處于潛在的泄露風險中,王某對此也應當賠償。
最終,法院判決王某返還司女士涉案手機。若無法返還,賠償司女士手機損失2000元;此外,王某還要賠償司女士個人信息、數據損失及個人信息、數據泄露風險的損害賠償款200元。
承辦法官表示,保潔員在工作過程中有更多幾率撿拾遺失物,妥善處理遺失物既是法律義務,也是崗位要求。王某在工作中撿拾涉案手機后,不僅未上交遺失物,還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拒不承認撿拾事實,致使司某不僅無法找回手機,還無法找回手機中部分個人信息、數據,并使這些信息、數據長期處于泄露風險中,王某的行為不僅違法,也有悖誠實信用和職業(yè)道德。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