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)
“別人交電費在手機上操作一兩分鐘就能輕松搞定,我們卻要先爬下6層,再跑到隔壁居民樓爬上6層。”買電難是海淀區(qū)曙光街道怡麗南園小區(qū)4號樓居民的一大心病。居民李女士說,4號樓居民買電只有一個辦法:帶著電卡到物業(yè)繳費。物業(yè)在隔壁3號樓的6層,兩棟樓又都沒電梯,每次買電只能跑上跑下。更讓居民擔心的是半夜沒電。居民孫先生凌晨起來給孩子熱奶時,才發(fā)現電用完了。“大半夜上哪兒繳費去?”孫先生說,買電難已經困擾4號樓居民21年了。
屬地火器營第三社區(qū)黨委書記孫輝說,怡麗南園只有6棟居民樓,產權情況卻十分復雜。既有軍屬產權,也有央產房,只有4號樓是純商品房。最初所有居民都到3號樓買電,近幾年,軍產樓完成了改電,央企樓也接入了國家電網,只剩下4號樓的90戶居民仍在使用老式的購電系統(tǒng)。由于系統(tǒng)老化,物業(yè)辦公室又在6樓,時常出現居民氣喘吁吁爬上樓,卻發(fā)現系統(tǒng)出現故障,買不上電的情況。
街道城管科科長郭新鵬說,一年前,屬地開始協(xié)調推進4號樓的改電工作,一方面入戶摸排,征詢居民意見,另一方面與電力公司對接,協(xié)商改造方案。“其他5棟樓在改電過程中,甩下4號樓設置了單獨的變電設施,所以現在4號樓改電面臨兩個問題:如果像其他居民樓一樣單獨設置變電設施,成本高且設施用地選址困難;如果與其他幾棟居民樓的線路合并,則不清楚已有設施是否能承載增加的負荷。”
街道與電力公司協(xié)商,一邊尋找適合搭建設施的場地,一邊按照往年的用電量進行測算。“測算結果讓大家松了口氣,現有變電設施在滿足原有居民用電的基礎上,是能滿足4號樓電路并入的。”郭新鵬說,街道和電力公司正好借著改造電路、重新布線的機會,徹底更換4號樓的線路,提升用電安全。近日,線路改造完成,90戶居民都領到了新電卡。社區(qū)將詳細的購電方式發(fā)送到居民群里。樓里住的老人多,還有部分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獨居老人,對此,電力公司工作人員在上門發(fā)放電卡時,還幫老人綁定好賬號。“屬地幫我們解決了大難題!現在不用爬樓,動動手指就能在手機上買電,半夜突然沒電也不用干著急了。”居民高興地說。本報記者 鹿藝佳
關鍵詞: